Monday, February 15, 2010

买书

Mall里有个旧书会,一年一度,卖图书馆淘汰的旧书和人们捐的旧书。礼拜五因为下雪的缘故,公司里没有什么人。南方人不会在雪地里开车。下一点点雪就借口不上班了。也趁机下午两点钟就溜出去。

身上没现金,搜刮了所有硬币和同事所有的现金,也就凑了三块钱。

书很多。新的旧的,一排排的。我只找硬皮书,古老的那种。有很多经典名著,也有很多摆在书架上充门面的那种硬脊金装的。翻开,字小小的,纸薄薄的,边缘齐刷刷的,不喜欢就扔下了。不知是什么时候开始的臭毛病,只要看印的舒服摸着舒服的书。

最后,刚刚好三块钱,买到了两本书。一本是E.B.Whites的《Charlotte's Web》。Leo把电影借回来两次了。结果回家给Leo从车上翻出来。礼拜六整个下午都埋在书里。本来还以为这种长篇小说对他还是早了些呢。

另一本书是Letters of James Whitcomb Riley. James Riley(1849 – 1916)是美国把儿童诗写得最好的作家。一个喜欢孩子的人怎么都是好人。一个能把孩子写好的作家怎么都是好作家。唯一的缺憾是书信只是James Rilley写给别人的。没有另一方的信。

1930年版的,用的是手工纸。粗糙发黄的纸,硬挺厚重的质感。粗糙不齐的边缘。毫不吝啬的大号清晰的印刷。极精美的一本书。小心的一页一页翻着。手指在纸面摩挲,禁不住欣喜若狂。

对旧书的喜爱开始于那本《Out of Africa》。买了1938年第一版。是受了《84,charing cross road》的那个女作家的影响。情不自禁的喜欢。同样内容的书,看书时的感觉会如此不同。仿佛书的存在的时间历史都沉淀在了里面,读着读着就慢慢的把时间拉回去,亲切的体会着当时的人看着当时的书的那情那景。摸着书页,仿佛摸过历史。多年以前,有一个和你年纪一样大的人同样的翻着同一本书。时间过去了,时代过去了,但在当时,那个人跟现在的你一样大,一样的看这本书。书,过滤掉变迁的世事,留下了一种永恒。

去年的圣诞礼物又买了1945年版未删节的《Pride and Prejudice》。 有一次在机场候机厅,捧着书读的时候。一个女孩子惊叹,"好漂亮的书!""可以给我摸一摸吗?"于是两个有同样爱好的人在无聊的机场越聊越投机,聊了很久,直到分别。从书开始,聊不同国家的文化是如此不同,人的本性是如此的相同。。。那是个荷兰女孩子,自己出资到美国参加一个13天的培训。认识几个欧洲女孩子。给我的感觉都是非常自信,非常独立。是欧洲真正的意识上的男女平等造成的。

这是第三本了。是个宝贝。随手翻到某一页,读一读。放下来。日子是浪漫而美好的。

《挪威森林》里的男主人公的好朋友永泽不读作者死后不足30年的书。我虽然没有那么夸张。但是几乎是绝不感冒流行。人生短暂。不忍心看着自己的东西一批一批给时代淘汰掉,踉踉跄跄的追着流行。不忍心用自己短暂的生命去做筛子,筛落很多很多东西,才留下一点点可以沉淀。所以宁可呆在筛子后面,接住已经被时间筛选过的。 喜欢厚重有质感的人生。 有限的生命面前,永恒对于人类有特殊的魅力。

就像女孩子的美貌随着年纪会消逝,最后赢的是气质,由内而外的自信和风度。

4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尽管不敢肯定老式的书就有分量,但买书的时候能这么去思考,让人钦佩。人的一生能看的东西太有限了,选书要智慧。

Anonymous said...

在这个kindle的年代,手工的书真是古董,让人怀旧。

gogo said...

对啊。人的一生能看的东西太有限了。人一生要做的事也是这样。所以选什么都要智慧。
谢谢。

gogo said...

对kindle怎么都喜欢不来呢。急匆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