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uly 20, 2010

回国日记之一

追赶太阳

上飞机的时候,西雅图是晚上9:00,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天刚刚擦黑。飞机起飞了,赶着太阳追下去。慢慢的,天越来越亮,赶过了太阳,又把太阳甩在后面。当太阳从东面落山的时候,北京就快到了。

飞机降落的时候,激动了一下。北京,好久没来了!

一向对味道最敏感。出机场大厅的瞬间,空气里闻到了一种久违的熟悉味道。从记忆里细细搜寻,好像是夜市的大排档,充盈着热气腾腾的杂七杂八的小吃。丝丝熟悉的味道,从遥远的熟悉的记忆里,把我带回到曾经熟悉的北京。

北京至天津的高速在夜间,跟美国高速很一样,车道,路标,灯,都一样。只是Leo和弟儿两个在后面都没儿童座椅,第一次在车里这么自由自在的坐着,躺着,站着。

快进天津的时候,看到荒郊野外的空地里突然起了一片高层楼房,方方正正的,没什么特色,就是高。立在空地里,那么高,没遮没挡,让人看着很不放心的样子。刘师傅说,是应房地产的热,新的高价居民楼。

天津

到了已经半夜三点多了。饿坏了,刘师傅说给我们买煎饼果子,心里可美坏了,想刚到就吃上正宗小吃了!5块5一个煎饼果子,早就不是当年街头的一块5了。说是特正宗的一个店,面皮是豆面的,夹着脆脆香香的 果子。孩子们吃得好高兴,真是饿坏了。不过我觉得没想象中那么好吃了。

早上是宾馆里的自助早餐。粘乎乎的小米粥真好吃,29.5元一位,也真是不算便宜啊。

服务员比吃饭的人多。没有美国那样敬业式的微笑,都是板着脸,很严肃的样子。即使来逗弟儿,也是不笑的。可是还是能看出来是非常诚挚的,给信息,帮忙。热情放在心里,脸上不装笑。后来带俩孩子做校内车观光,开车司机说什么都是没好气的样子。"赶紧上车吧!"可是后来发现他只是口头上没好气的样子,还真是很热情很关心的,把我们送到了离宾馆最近的地方。"带俩孩子,下车可是小心点啊." 还是没好气的口气,可是能感觉他心里的热情和好。这就是中国人和美国人的区别吧。就像林则徐请人吃的热年糕,看着不热,里面是烫的。

尽着吃了些东西。晚上同学请客,发现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吃。炒菜油多,包子味精味重。好像多年来养成的在乎健康饮食的心理暗示变成了事实感官的需要,更喜欢干干净净的味道。吃好像不再成为对国内生活向往的一个理由了。

天津人的热情让我颇花了点时间适应。在美国没人关注各过各的久了,本能也失掉了些。带孩子在校园里走,赶上高考咨询,人山人海的。听朋友的嘱咐,千万要带好孩子,尤其带两个孩子街上走,在中国那可是比较壮观的。

我推着一个,盯着一个,紧紧的,在人山人海的边缘,心里牢记朋友的嘱托。

果然一个老太太走过来,大惊小怪的叫,"哎呀,这俩孩子,还是俩儿子,这得罚多少钱哪?"

我笑着跟她说,"我们是农村来的,不罚钱。"

又一女子停下来,笑笑的,很面善的样子。"我姐去年刚生了一个,48了,俩子宫肌瘤,可是拿命换来的,老大18了!"她干脆把自行车停下来,走到弟儿的跟前,拉弟儿的小手,逗他。

我心里边直合计,网上说拐孩子的,都是这样面善的中年妇女。我一边儿盘算她到底是不是骗子,一边儿警惕的盯着两个孩子,一边儿应付她的话。

大姐心情好,说个没完,把家事都说给我听。

"看,这是我闺女给我姐那孩子的礼物。高考没考好,我都心疼这孩子,学习可用功了,天天两三点睡觉,这样都三年了,可是就这次没考好。"

"我给我女儿写了本书。我说,我的父母把知识和智慧给了我,我要留一些给我的孩子。"

手写的日记本,写成了书的样子,里面是手写的文章,配了照片。

"都是9点到10点写的。第二本写的更好。给我女儿的礼物。她不让我出版,说这是我和她的私事。。。"

直到Leo没耐心了,我们才离开。

多热情的大姐啊,我还这样心怀鬼胎的盘算人家。是资本主义社会人情的冷漠把我心里的热情都沙漠化了。人之间的热情关心是真挚的。这是我回来寻找的东西。干涸的心需要真情的滋润。


 

晚上,校园黑乎乎的路边,一对大学生情侣抱在一起。想起了好像是很久很久以前的往事。

我说带我去买点水果吧。死党从车子里探头,喊住一个蹬板车的人。我目瞪口呆的看着那人下车,拉开板车后面的搭布,露出各种水果。这要不是地头蛇,怎么能发现是个卖水果的呀?

买好西瓜,尝了一块。我开玩笑的说,能把这皮也拉走吗?他看了眼,说你就往路边儿一甩不就完了吗?

乱扔垃圾还是很习惯。要知道,这可是美丽的南开校园的绿草坪啊。早晨买煎饼果子的时候,我下车想把攥了一路的苹果核扔掉。问刘师傅,这垃圾哪儿扔?刘师傅说,扔街上就完了。低头一看,满街都是西瓜皮,塑料袋,饮料桶。相比之下,这个小小的苹果核实在是看上去太小了。

校园的大喷泉很壮观。水里浑浑的,游着灰兮兮的鱼。两个女生提着一袋零食,面对着湖水坐着,聊着,吃着零食。我想起了未名湖边石舫上的我和泉。

新的建筑很漂亮很新。敞亮气派的玻璃墙,两边是整齐的花卉。旁边的旧楼红砖是黑乎乎的颜色,看上去像烧锅炉的,很多地方破一块水泥。不加掩饰的功能性铁架电线,每个窗户外边都吊着一个小空调铁架子。尽管新楼很好,但因为周边小细节,一下子还是给人一种第三世界国家的感觉。所以说一部分人富还是不够的,还需要等大家都有钱,基础建设全上来,国家才能真富起来。

住的旅店是所谓"西式"的。屋里的摆设都是美国旅店的样子,屋里是地毯,洗手间的设备都和美国的差不多。关洗手间门的时候,啪,金属把手掉在地上。拉抽屉的时候,抽屉把手掉下来。洗澡的时候,水从门地下漏出去漏了一地。冲水马桶是Kohler的,冲了一次哗啦啦的水声就不断了。像是我买的LV山寨包,看上去一模一样,用过几次,有些地方就开始开线了。这大概还算是中国特色?

价钱道是很贵。760块一晚上,在美国够住四星级宾馆了。

朝晖的同学是几年前的海归,儿子一岁半的时候回来的,现在是南开某系的系主任。吃饭时,六岁的儿子慢声慢语说,"中国的吃的是世界上最---好的!中国是最---棒的!"我说,"这个说的好!"他爸爸脸上飘过不经意的自豪感。听了很多"中国不行,你看人家美国。。。"也听了很多"现在中国不一样了,美国不行。。。"再看到这样的人,没有任何评论。在美国也生活过,在中国做着事情,心里面清清楚楚知道着中国和美国的不同,追求着这样一种理想,给下一代这样的信心。有这些人,对中国的未来,谁会没有信心呢?

Saturday, July 17, 2010

回国感想---(1)变化

刚回去的几天,冲击很大。一个是已经很习惯的美国的环境和已经不那么习惯的中国环境的差异,一个是记忆里十年前的中国和今天的中国的差异。每天都在这种冲击下在很多感想感动感悟中度过。先把一些感慨记下来。

让我感慨最大的是现在中国人好有钱啊。我们的同学中一个已经是几千万资产的老总,一个是盛名酒业的二把手,有好多同学都有自己的公司。我的好朋友,开车一路把我从天津送回家。十年前,她卖洁具。我去北京火车站帮她老公抬马桶。今天,她手下十五个店,一个100多人的工厂。我的表哥,十年前是村里的一个小饭店,今天已经是一个颇具规模的大饭店,店后面是一片整齐的厂房,正试投产。中国经济在过去的一些年急速发展,如果赶上了这个潮流,就会发展的极快。在我们的小村子,一年收入上百万的大有人在,一年收入千万的也有一些。好像问题是有钱没处花。特别是小地方。所以大家赚了钱都用于再投资。能看得到未来消费市场潜力剧大。

大城市的人我不太深入,但都能有那么贵的房子,大概也是很有钱吧。把在北京的小公寓卖掉,就能到我们德州来买栋好房子。奇怪为什么中国人不到美国来炒房呢?我们在北京住在朋友的一处空房里。好像房价贵,很多人买不起,但有很多人有不止一处房,空着不住人。有朋友跟我说他一定要出国,在国内财产没有保障。今天说我有1000万资产因为我有几套房子,明天房子价钱一降就都没了。房价没有泡沫我还真是不信的。

农村还是好的。农村的人们都很乐观,积极性很高,对生活现状满意。政策这几年对农村人好多了。从前种地是赔钱的,粮食不值钱还要交农业附加税,土地税,现在种地的划算了。种小麦,国家不仅不收税,反而还一亩地奖励70块钱。并且播种,收割都是机器操作,全部免费。不需要什么人力物力就收获了。但即使这样,种粮食的地已经很少见了。一大片一大片的都是葡萄基地,苹果园,樱桃园。农民有合作医疗。60岁以上的老人,政府每年给300块钱。有很多人买了养老保险。村里免费提供饮用纯净水,喝水做饭都用纯净水,没有人喝井水了。村里还免费提供液化气,每年一次组织老人去北京上海等地旅游。村里修了路,有车的很多。据说龙口再过三年就完成农村城市化的改造。蓬莱还没那么快。也不希望真的城市化。希望能保留住现在的居住模式,独门独院儿,邻里邻居。相比城市,农村就这么些优势,还要给改掉?农村人为城市人奉献了那么多年,怎么就不能让农村人生活得比城市人好些?如果能把现有房子的密闭保温,供暖空调,上下水系统解决,应该是可以的。看到刘沟已经盖了很多居民楼,象城市一样,方块式的,让我的眼睛有些悲哀。

蓬莱由一个安静的海滨小城变成了一个喧闹的城市。城市边缘扩张,从前离城还有段路的小村子,现在都属于城市了。市内到处是商业。好几个大的超市,Shopping Mall,夜总会。也有些国际品牌象耐克,阿迪达斯专卖店。Mall里面的国际品牌的化妆品比美国贵。有很多国际名牌的衣服,表等,但没有太多选择。给弟儿买的帮宝适比美国贵30%。

物价真贵。也是因为我还在寻找十年前的感觉。回家第一次去赶集,问"菜怎么卖的?""三斤!""一块钱三斤?""十块钱三斤!"卖菜的奇怪的看了我一眼。十年前赶集都是论一块钱几斤卖的。在集上买山楂片,我给了几张一毛的,卖的人说,你给我一毛的我怎么弄啊?好像毛票已经没人花了。新鲜的一个词是"陆地的"。"我的菜保证是陆地的啊,你看这泥!"原来菜基本都是大棚烤的了。大棚菜高产,但没那么好吃。从前每种菜都那么多种类,要一一比较,象西红柿,粉色的沙壤那种最好吃。可是现在,所有的只是一种。大概是大棚种植统一化,高产。少了多元化,好像也少了很多趣味。后来去了北京发现北京的菜居然比家乡的菜还便宜,太不合理了。可能是因为大规模批发操作和小规模销售的成本差别。同样的国产的联想电脑在美国比在中国便宜,不知道是什么道理。

吃了两次公款。第一次是人民公仆请客,人民买单。最后听小声的问记某某的帐上,心里很难受,后来又有人请客便不再去了。第二次是跟一个银行行长去另一区的银行,银行系统买单,银行自己赚钱,没那么坏的感觉。

一个比较不可思议的现象是老婆看着老公的现象,尤其是稍微有点钱的,老婆看老公看得很紧。几个人在说着笑话的时候嘲笑我纯洁的不知道"种花"是什么意思。我以为他们是在说玩笑话。看着夫妻感情都很好,青梅竹马长大的,哪里会真要这么看着,老公一点点自由都没有?姐夫的好朋友,即使洗个澡也要至少两个以上老婆选定的男人陪着,一个人陪怕会"做扣"。 他羡慕我姐夫能去青岛做生意。"要是我也能去青岛做生意的话,赔钱也干啊。只要是能一个人。"多可怜的人啊。朝晖不相信是真的,姐很惊讶怎么会有人不相信是真的。"男人当然是要看的啊,要不花花了怎么得了?"好像普遍的意识都是这样的。男人有钱就种花。认识一个"二奶",过得很滋润,大概比嫁个没钱的辛苦的好多了。联想到最近那个"宁可天天坐宝马里哭也不坐自行车上笑"的年轻姑娘,社会风气认识真的是普遍如此,有那么多年轻漂亮的小姐等着做"花",也怪不得老婆要那么紧得看着老公了。

变了的东西真是很多,可是我的小村子还是没变,壳变了,芯儿没变。乡亲还是那么亲。回去最大的心愿圆了。


 


 

Monday, July 5, 2010

分别十年后的你


再见北京,竟然已经是十年后。

并且,是变化最巨大的十年。

飞机降落的时候,很想看看城市的样子。窗外是厚厚的带黄色尘粒的云。不禁想,住在北京,就不得不在这样的云朵下生活啊。看到到雾色中朦朦胧胧的建筑物的时候,已经很接近地面了。

到地面上,不可不否认,空气还是比十年前好多了。呼吸的时候,没有物质感。看来,奥运对空气的治理,效果吸得到。

赞北京的公共交通。开通了快速公交。专门划了车道给快速公交,没有堵车,上下班的高峰期,比打的快。地铁站整洁漂亮,买票进站交票出站,全部是自动服务,整整有条。第一次在地铁站里Leo说,这里怎么象飞机场?听说北京修路的速度比不上大家买车的速度。可是公共交通方便舒适了,用的人多了,自然更环保。这个是美国比不上的。去北站坐火车去八达岭。火车站也是整洁漂亮。有人先检票,排队进站,不象从前那样一窝蜂的拥挤了。火车的厕所是效仿飞机上的设计,如厕,洗手,擦手,方便卫生。还提一句,这次,没看到收费厕所了。很多厕所也会提供纸,有洗手的地方和擦手的纸。来美国后我的一个很大的获得是思想意识上解放了。会跳开环境和一直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去思考。那时候想到厕所收费的问题。在国内,交钱才能去公厕觉不出有什么不合理的。在美国呆了些天,觉得厕所收费这样的事情很可笑,很不可思议。上厕所是人的最基本生理需要。如果没钱,连这样最基本的生理需要都没办法,是不是很可笑。这次没见到收费公厕。去肯德基单单上个厕所也没有被歧视,服务员很热心的告诉我厕所在哪儿。很多地方是快赶上美国了。

很多地方还是有垃圾。有人说国内的人素质差,到处扔垃圾。美国的小孩会到处找垃圾桶。Leo刚到中国的时候,看到姐姐吃东西的包装往窗外一扔,说"姐姐污染环境!"看到很多街头巷尾有垃圾。Leo问我,为什么中国人喜欢污染环境?我给他解释,是中国人没有美国人那么有钱,要是中国人更有钱了,就会更注意环境,就不乱扔垃圾了。Leo说,是美国人有钱能买垃圾筒,中国人没钱买不起垃圾筒吗?嗨,看我解释的。在国内呆了些天后,在北京街头,Leo说,我要把垃圾扔在地上。我说,不行不行,怎么能乱扔呢?他说,这里就是垃圾筒。我想,乱扔垃圾,不是素质问题!如果地面很干净,就不会有那么多人丢垃圾了。很多事情是习惯和大环境的影响。Leo这个美国小孩刚呆了几天,就想往地上扔垃圾了。乱扔垃圾根本原因不是素质,还是不够有钱,基础建设没跟上。

吃的真好。必胜客在中国居然做成了比较全面的西餐。肯德基,麦当劳,比比皆是。还看到了papa John's, Subway。 比起中餐,这些西餐快餐还是贵。Leo一个小孩在必胜客买了98块钱的东西,我们三个大人在也算比较好的"食神粥"才吃了102块钱。 在美国麦当劳是穷人吃的,在中国麦当劳是有钱人吃的,还是有点这样的。

洗浴中心很火。大楼的装潢非常的豪华气派。很进门是模特一样的迎宾小姐,接下来有人给你换鞋,然后换衣服,洗澡。每步都有人为你服务。在洗澡的地方,大家都赤条条的走来走去还真是不适应。楼上吃饭,酒吧,网吧,书吧,娱乐,健身。饭也是很好,还有生鱼片,阿拉斯加霸王蟹,象比较好的自助餐。据说,买一张票68块钱,可以吃一顿晚餐,一顿宵夜,一顿早饭,还可以娱乐,睡一觉。真是不贵。不就是洗个澡吗?居然能做得这么轰轰烈烈,还这么热门,不知道这种经营模式是谁想出来的。


 

我找不到清华了

坐地铁在五道口下车。我努力搜寻记忆中的五道口服装市场,清华南门到东门那条斜斜的灰灰的沾满尘土的街,南门口的调色板酒吧,南门路上的小超市。。。在眼前的却是五花缭乱的标牌店面,肯德基,必胜客,高高的四四方方的楼房在周围云立。我不得不土土的傻傻的跟人打听,同学,请问清华大学在哪儿啊?即使到了清华,还是找不到任何记忆的碎片。一幢幢新的楼,有新的名字。记忆本来就模糊了,现实的东西又都是全新的,没见过的,我的清华几乎彻底不见了。

坐校车转了一圈。还是认不出我曾经呆过的地方。学生宿舍区是高高的新楼。直到图书馆,大礼堂,才找到了我的记忆。记忆中,清华一直是最漂亮的,最鲜艳的。从宿舍骑车到系馆,是最漂亮的一段路。路上绿绿的树,春天大片大片的连翘花,路边的小紫花,秋天一簇簇黄菊花,弯弯的臭水沟,两边的树都很好看。图书馆,大礼堂,清华学堂,日晷,二校门,别致又沉积着历史的建筑。可是,这一次,为什么记忆中鲜艳的颜色都变成了灰色呢?图书馆的楼显得很脏很旧,大礼堂在检修,清华学堂也是陈暗的旧色。是真的变灰了,还是因为我的心绪? 学校怎么不那么好看了?图书馆后面的那片小树林,从前周末的清早都在这里,树上拉个网,打羽毛球。还是那片树林,不是翠绿的了,这里那里堆着工具,乱乱的停了几辆车,也不是那片林了。拥挤的楼,十字路口的交通灯,乱糟糟的校车,乱糟糟不知道是干什么的人,操场上的建筑用工具,我的校园怎么不那么好看了? 也许是在美国看多了干净宽敞的校园,我的眼睛变了?也许是记忆中的清华被我更加美化了?

我的老师也不见了。他的学生还还在做实验,有两个学生正在毕业答辩。他的办公室还挂着他的牌子。办公室的的门都换过新的了。屋里的格局也变了。从前他是面对着墙壁放他的书架和办公桌,现在的办公桌是对着门。沙发还是那样子。那次他去台湾出差前发烧,他就是那样蜷在沙发上,面前放着行李箱,歇一会儿就去赶飞机。他要是不那么坚强呢?

书架上的书还在,材料一摞一摞的推了几堆,却也不象是有人住的样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