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August 24, 2010

0点的鬼

0点

的鬼

走路十分小心

它害怕摔跟头

变成

了人


 

顾城的《英儿》是上大学的时候买的。现在再读,发现原来有那么多的东西从前没有读懂过。看不懂的句子呢,就把它当朦胧诗来看,现在突然明白过来,非但不朦胧,反而是非常直白的描述。比如,"只要我轻轻的跳动,她就叫了。"(呵呵)

那个时候的我是有一颗水做的女儿心的,把不染尘土的诗当成不染尘土的生活本身。现在,经历过了锅碗瓢盆酱醋茶,明白了很多关于生活,关于欲望,关于追求,也明白了很多《英儿》。

在喜欢诗歌的年代里最喜欢的是顾城的诗。他是用他的心写诗。他的句子都是直接从心里蹦出来的。他能敏锐直接的捕捉住心里边一瞬间一刹那的感觉,不经大脑的加工,直接落在纸上变成诗句。这样过度的用了他的心,所以他疯了。也只有一个疯子才能写出这样的诗。

他企图在生活中构筑他的童话世界,再用童话的语言描述他构筑的世界。他向往女儿的世界,说女儿是天上无尘的花朵。其实他没有明白真正无尘的是他自己的心。其实生活中的他是知道的,但因为他追求的童话世界,他宁可把她们编织成完美的童话。

雷是骄傲的人。她自信的相信顾城是她的。她是顾城的无法替代的唯一。所以她居高临下的看待顾城和英儿的情爱,接受他们的情爱,帮助英儿和帮助他们。英儿看不懂雷。很多人也看不懂雷,用世俗的心想不明白她为什么能容忍自己的丈夫有另外的女人。其实雷和顾城一样是用心生活的。她在小木耳五个月大的时候,兴致勃勃的和顾城搬到没有电的顾城梦想的破房子了,修房子,干重活,吃野菜,和顾城一起在远离尘嚣的地方构筑童话。她有自信她顾城是她的,她是顾城的唯一。英儿是替代不了的。

雷却还是很可怜。作为一个有娃的妈妈,我没有办法不同情雷。雷写的小木耳的文字,关于小木耳在波格家的生活,对妈妈的期待,一个三岁孩子,他的敏感和他的忍耐,让我不忍心看。顾城可以一心构筑他的童话,可以一直讲他要死,他不要生活,可是他身边爱他的人只有苟且活着,而且不能活的那么浪漫,来支持顾城的浪漫。雷是悲哀和绝望的。只要是一个母亲,就不得不去生活。小木耳生下来,雷就几乎是一个人来抚养。G这个不要生活的人,自然也不会关心她的生活。从G的描述,想象得到雷生活的有多不幸。她抱着娃娃痛哭。还得把娃娃送走,因为G看不得娃娃。G是彻底有病,他的精神病是医生也没有办法的。

有一篇他讲他要杀死雷。因为这是他能给她的唯一礼物,唯一一件不属于尘世间的礼物。虽然他最后杀雷是个意外,但从他的书里看,也是在他的酝酿之中的。

有几个地方他隐隐约约的把自己认为是神,是耶稣,也许他总是觉得自己是超脱于这个世界以外的。他看得清世界,世界却看不清他。有一次还直接跟雷说,"抱着十字架的那个就是我。"

真正不干净的是英儿。她是个为了愿望可以出卖心的人。最近的访谈,她说,"讲顾城是对我的亵渎。"如果一个人假得超过了人的想象,人就宁可相信她是真的了。英儿后来写了一篇《魂断激流岛》。大学的时候为满足自己的八卦,在书店站着翻过一遍。在这本书里,英儿推翻一切说顾城说的都是假的。只要是看过顾城的东西的人,都会相信,那样的用他的心的人,是说不出谎话来的。太真了,从心里蹦出来,心是没办法参假的。

看过了顾城的《英儿》,再不能看英儿(麦琪)写的书。就好象听到很美的音乐,会在心里回旋好几天,都是美妙的韵味。要是这时听了很难听的音乐,就会脏了耳朵,不但把这些美的韵味都毁了,还会让心里难受。

利用青春,利用关系,达到出国的目的,这是很多人都可以理解的。可以是多么正常的事情啊。只是那么干净的顾城,那么用心的顾城,弄脏了他的世界,他只能死了。

当年的小木耳现在上大学了,学的是工程,不会讲中文。这样真挺好。那个小小的敏感的悲哀的三岁的小孩子,让人心疼的孩子,希望做个俗人吧,不那么敏感。做工程很好,因为做工程是不可以用心的。

Friday, August 13, 2010

另类的美国文化----伊甸园

那是第一次带Leo扎帐篷野营。Leo还不到一岁。我们住在威州,那是民主党活跃,思想自由激进的一个州。那时对美国的文化还处在很好奇的阶段,于是我们把营地选在了伊甸园。

伊甸园距我们住的城市1个小时车程,是自由主义者聚会野营度假的公园,由私人经营管理,在山和森林的怀抱中,与外面的世界隔绝。这里的最大的特点就是穿衣服是optional,也就是我们俗称里的"裸体公园"。

进公园交费,守门的是一个大约六十多岁的老太太,只穿了双鞋,泰然自若的接待我们。两只老猫,一只在脚底下绕来绕去,一只趴在阳台上懒洋洋的。小小的客厅,很居家很舒服,客人可以随随便便的在壁炉前坐坐,看看书。

虽然穿不穿衣服是optional的,可进了公园后,发觉好像穿着衣服反而是件不自然的事情。就好象西装革履到了一个酒会,却发现大家都是着便装的。再者说,来这个公园的人都有一个心照不宣的目的就是裸体,你要是还穿着衣服,人家会怀疑你来这里的动机。

Leo很高兴,不需要绑厚厚的尿片。 光光的,到处跑。

来这里的人,只看到几个年轻一点的,大多还是嬉皮士时代的年轻人。那是很特别的一代人,一生都在缅怀他们年轻时代的文化,为他们的年代骄傲。现在他们大多都六十多岁了,还在坚持他们的文化,经常看到一群扎着头巾很酷的摩托党是这代人。他们常常要有这样的聚会,聚在一起穿很出格的衣服,很夸张的打扮,做一些比年轻人还要年轻的事情。

碰到了年轻的一家,爸爸妈妈带着两个十来岁的孩子,很健康很阳光。

通常裸体在人们意识里总是与色情相关。但在这里,裸体只与自然相关。

我们带Leo在林子里跋涉。那是很好的一次经历。林子里没有碰到人,我们三个,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仿佛和太阳和林子和空气很接近。林子里很多野生的蓝莓,比超市里的要小些。我们摘蓝莓吃。还摘了很多装在小瓶子里带回家。很原生态。

下午在湖里游泳。湖边做了很漂亮的沙滩。湖不是很大,但另外一边是在深深的林子里,看着很吓人的样子。我不敢一个人游过去,就和另一个人结伴游到对岸。在湖中心停下来,因为水深,水稍微有些凉,凉凉的水直接滑过身体,实在是很美妙的感觉。

晚上这里搞一个篝火聚会。从没见过那么大的篝火,都是很大的大木桩子烧起来的,火最旺的时候好像有几层楼那么高。大家围坐在周围,喝东西聊天。人和人之间很自然就很接近,很亲切。也许是因为有同样的想法因此是同类人的感觉?

其实是很喜欢那次的经历。后来搬家到了南方。南方都是保守党的地盘,再没有这样的公园了。


 


 

Wednesday, August 11, 2010

在我的小渔村

"为何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 艾青


 

    "如果你有足够的钱,可以选择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居住,你会选择哪里?"

同事给我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张嘴就说,"南吴家!我的小村子!"    

这次回去,更加肯定了我的答案。我的根,我的家,永远都是我的家。我的小村子,我家的小破房子,是世界上唯一为我保留的不变的一方净土。

到南吴家的时候是晚上,老猫问我要不要给我姐打个电话,"都变了,你不会认识路。"

"我怎么会不认识路?!"我象是被冒犯了一样叫起来。是变了,从前村前的烟潍公路废弃了,取而代之的是8条车道的国道,两边是漂亮整齐的鲜花苗圃。小小的村碑变成了剧气派的大牌坊,写"南吴家"三个字。很小心的才找到村路口。可是进了村子里面,结构还是没变。我还是认得这条路,那条路,村口的氨水池,村委大院,七姥在路边的房子。。。一条条路,一座座房子,依稀熟悉又依稀陌生。从前宽宽的路,现在开车经过显得很局促。我认着这里那里,看着一座座房子从记忆中远远的地方慢慢的浮到现实中,做梦一样。在黑暗里,我泪流满面。

后来又一个下午真正的再回到村里。很多很多的人听说了,都来到我们家看我们。 在人家门口乘凉的奶奶听我来了,也赶紧回来。她蹒跚着脚步,急急的走来,还一点都不变的盛满福气的脸庞,一点都不变的语气,"哎呀,奶奶还能活着看见你呀!"那一刻,从来也不好意思在人前流泪的我,终于没忍住,眼泪刷的下来了。

八年,记忆中的东西变得遥远的不真实了。现在那些遥远的不真实的东西,实实在在的落在我的面前。从前只是知道魂牵梦萦这个词。现在一下子很通透这个词的含义,让我魂牵梦萦的家乡啊。

去了家里的茅坑。味道都是一样的,遥远的曾经那么熟悉的味道。人真是对于味道的记忆是最久远和深刻的。连茅坑的臭味都让我心情激动不已。

亲戚邻居一样的淳朴,一样的亲切,他们还是一样的把我当成当年的那个"小艺"。

亲戚邻居们一个接一个的来。一个接一个的走。最后,Leo问,"为什么他们都走了,只把我们留在这里?"我说,"这是我们的家啊。这是我们的房子。"

晚上,躺在我从前的东家大炕上。炕踏踏实实。夜光从窗外洒了满满一屋,熟悉的大柜,小柜,匣柜,在黑暗里黑乎乎的影儿。什么噪音也没有,什么灯光也没有。脑子竟然什么都不想。好象是自然界最最顺理成章最最自然的事情,象婴孩儿在妈妈的子宫里。



 


 


 


 


 


 

    

三年前在恐龙谷

从另一个荒置已久的博客找出来,Leo那会儿是这么点儿。。。




恐龙谷离我们家1个半小时, 是恐龙生活的地方. 他们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脚印.
有一条河, 河水时缓时急, 时深时浅. 我在水急的地方拎着LEO的手让他顺水漂. LEO大叫"救命!"咯咯咯的笑, 说"水把LEO冲走啦!" 爸爸坐在大石头上, 对着湍急的流水坐了很久. 走的时候说, "流水让人思考."

去原始的营地需要淌过这条河. 营地在河对岸的山上, 象孤单的小岛. 没有人, 有很多会咬人的虫子. 还有好看的果子, 古老的藤.
夜里有一只蜘蛛在两棵树之间结网. 原来一个那么大的网只需要那么短的时间.
这里好玩, 还要再来.

Wednesday, August 4, 2010

恐龙公园野营记





周末,最高温度107度。带领一群热爱恐龙立志长大要做恐龙专家的孩子到恐龙谷公园看恐龙脚印。

最喜欢这个公园是因为它的河。上次来的时候是三年前的汛期,河水挺深挺急,Leo在水里给拎着,咯咯笑,“水把Leo冲走啦。”这次水浅。孩子们拿帽子兜小鱼小蝌蚪,捡石头,把拖鞋扔在水里看着鞋顺水漂走,大人在后面急急的追,咯咯咯乐。

印在石头上的大脚印触目惊心。一定是恐龙在沼泽地留下脚印之后马上气候发生剧烈变化才留得下这个脚印。流星撞击地球发生在墨西哥湾,离这里不远,也许就是那个时候吧。曾经热热闹闹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恐龙居然就绝迹了,只留下一些曾经生活过的印记。人终有一天也会绝迹。自从亚当吃了善恶树上的果子,从此拥有了智慧,开始努力寻求世界之谜。可是上帝还是对人类保留了关于这个宇宙最后的秘密。尽管人类努力的探寻,寻找不让地球变暖的方法,寻求新的能源,寻求办法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努力让人类在这个宇宙中能够无穷无尽的永远的繁衍下去,可是最终还是因为人类没有能力控制自己生存的自然宇宙环境,终于有一天,人也会像恐龙一样在这个地球上绝迹。埃及法老把自己的尸体保存下来给后来的人研究。人类是不是也应当把一些躯体给予合适的环境变成化石,给几百万年后的再一次生物文明留一个证据呢?

在路边碰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小石头店。店主老头从前是做工程的,退休以后就开始到处猎石头。他的小店门口挂着招牌,“欢迎到我的小石头世界”。在这里看到了他最近挖出来的恐龙时代的象的牙齿。他还送给Leo和Andy一人一个小海绵球,是几百万年前的海绵形成的化石。 我很喜欢一个经过抛光的海螺和章鱼的化石,可以摆在桌上。希望圣诞节早晨起来会在圣诞树下发现它。

背着装备,背着弟儿,拉着Leo,踩着石头穿过一条流过岁月的河,再翻上一半山,在107度的空气里,找到我们的营地。Leo说“我想要很冰很冰的水。”妈妈说,“我是学制冷的,可是在这里我造得了热水造不了冰啊。”朝晖不肯进帐篷,为了少出点汗少喝点水。就这么点水先供孩子们喝好吧。就这样,过了上甘岭的一夜。

下山再一次过河的时候,发现了这只大乌龟,一尺半长,很乖乖,把它拿起来也很乖。在河里迎着水流不动,等着小鱼自动冲到它嘴巴里。

辛苦点,但还是挺好玩。

Tuesday, August 3, 2010

游蓬莱阁



回蓬莱唯一期待的一个旅游项目就是重新逛一遍蓬莱阁。


 

小时候爸爸妈妈带我们去过,那时还是5毛钱的门票。我们称之为"逛阁",是家庭难得的休闲旅游项目。后来每年的正月十六那天蓬莱阁不收门票,和姐姐一起去几次。初三的时候和好朋友金衡参加江南雨文学社为了写游记专门去过一次。上了高中,有一年的时间,和好朋友八哥每个礼拜天早晨跑步,从一中,沿着蓬莱阁城墙跑到底,从后门进到蓬莱阁里面去。那时候还早还没开门,可以不买票。算下来,真的去过无数多次。可是,回想起来对具体细节却没什么印象。是因为太熟了,太近了,从来都没在乎过,从来都没有真正的用心去欣赏过。这次回去,带着浪子回头般的心愿,带着三十岁的年纪和积累,去仔细的看一看家乡的蓬莱阁。


 

蓬莱仙境之说一是源于历史上秦始皇和汉武帝到此求长生不老药的故事,
二是源于民间八仙过海的传说。大概主要是因为蓬莱有海市蜃楼的现象使得古人相信这里有神仙。妈妈说她小时候常常看到海市蜃楼。赶着海的时候,一抬头,本是大海的前面出现了一片村子,有树有房,绿树红瓦清晰可辨。可是我长大的时候海市出现的很少,只在89年一次。近些年却又多了起来,并有海滋现象。这次在我回家的第二天海上就出现了海滋。我没见过海市蜃楼,却直到今天才有点遗憾的感觉。


 

蓬莱阁其实是一组古建筑群的其中一间阁。是北宋年间当地郡守朱处约修建供人游览。在唐代的时候这里就有龙王宫和弥陀寺,修蓬莱阁时用的龙王宫的地方把原来的龙王宫挪到了现在这个地方。朱处约还留下一篇《蓬莱阁记》。使得蓬莱阁与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同成为中国四大楼阁也有了文化背景的说辞。因为有这些民间传说和历史背景,对外地游客来说,去蓬莱阁旅游就兼有欣赏古代园林和体验仙境的双重旅游意义。


 

蓬莱天亮的早,5点天就亮了。借地头蛇的便利,天一蒙蒙亮就把我放进去,趁开门之前,可以一个人静静的欣赏这片园林。


 

过了古船头,就看到了蓬莱阁在丹崖之上似乎要凌空飞起的景像。这景象实在是太经典,太熟悉了,以至于看到都激动不起来,很难去"哇"一下它的不平凡。只是想起了"蓬莱,丹崖"的名字很有诗意。家乡有一些地名很有诗意,象"栖霞","芝罘"。在n年前,商讨蓬莱县和长山县合并为"渤海市",庆幸没成。因为太熟,叫的俗了,都觉不出"蓬莱"的名字有多美。


 

进门之后是蓬莱阁最开阔的一片地,临海一边放了一排古炮,是戚继光当年练兵抗倭用的。古炮的对面,红通通圆溜溜的一个小太阳滴溜溜的悬在海面上,不动也不发光。下面是一个通到海里的水城栈桥,跟蓬莱阁的城墙之间隔出一片小海。这片小海是从前是停放古战舰的,现在是风浪来的时候船只的避风港。上小学期间重新挖过。据说当时为了挖小海死了不少人,是因为挖出来一条圣虫。都是听来的故事但是当时都很信。
蓬莱水城是中国如今保存最完整的海上防御建筑。





 

往上走,是一片丛林掩映中的建筑群。美国的家是盛夏的时候,这里还是春天。林子里是青翠的新绿。
踏着石阶,穿过丛林,钻过一道小门,就进入了院落。初次走时,觉得这里的院落一重又一重,错综复杂,走也走不完。走完后,再走一遍时却又觉得这片院子也没当初感觉上那么大,并且一重重的院落错落却自有规矩。主体是三个宫,天后宫,龙王宫,吕祖殿。天后宫居中,也最大。布局是跟故宫一样的皇宫式的,三重院落,前面一个门厅,居中为殿,后面是寝宫。院落两旁都有厢房,偏门,两边有偏道,古代是服务的人走的。殿门厚重,门槛高大的石头,已经磨得程亮。正厅的两边是耳房,门把手,八仙桌都跟蓬莱的民间建筑一样。不小心进了一间,院儿里居然还挂着锄头,屋里摆着沙发,放着喝水碗,挂着衣裳,在这个旅游胜地不应当见到的东西。恍惚是进了完颜府中包惜弱的家。正殿都是各神各仙的泥塑像,已经没不fan这些,所以忽略掉,只是重点看建筑。



 

蓬莱阁在天后宫的后面,是这里的主题建筑。木式双层建筑。上面是清代书法家铁保手上书"蓬莱阁"三个大字,笔锋稳健,浑然大气。丹崖的北向和东向都朝海,在东北角尽头的悬崖之上,就是照片里最有仙气的那个灯塔,是我见过的最雅致的灯塔。灯塔下是蓬莱阁背后的路,顺着城墙跟几间亭子。小时候印象最深的是"避风亭",据说非常神奇。靠北的海边风很大,可是到了亭子里却纹丝不动。听过导游的解释,前面的城墙是弯的,风来了,顺着弯的城墙,绕房顶而过,所以亭里不会有风。学过那么多年的流体力学,现在知道了,很简单的道理,有进没出,只有一个门的亭子,哪里会行的成对流呢。为了增加吸引力,人们通常愿意夸大古代人们神秘的神奇能力。还有一间亭专门放书法碑刻的。在整个古建筑群里,时时都能看到一些前人留下的书法,碑刻。蓬莱阁背后还有一个董必武还在这里留下了"丹崖仙境"的一个牌坊。可惜我不懂书法。我最喜欢的还是在一个偏门看到的磨得光光的不写字的一块大青石板,因为看着象姥姥家门口那块。"(


 

这里的宫殿既都采用皇宫式的布局,七平八稳,却又生出变化,地势高下变化,建筑风格的变化,使庄重中又出奇巧。大气又不缺细节。所有的正阁房顶之上都是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的结构。在每四个垂脊上都有六个神兽,也是古建筑里所称的"五脊六兽"。六兽打头的骑凤仙人。身后跟着龙王的三子嘲风。据传说,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老三嘲风最喜冒险,就让他蹲房檐上了。正脊的两端是龙头,称"龙吻",古人相信龙吻可以避火消灾。




 

让我颇为心动的是这里的建筑全部是灰色系列的。青砖墙青屋顶青地板木棂窗,但一点不觉得乏味,因为深浅,明暗都在变化,就像是黑白照片,有彩色照片没有的深度,有种与自然之间浑然一体的和谐。

基本建筑风格和蓬莱民间房子一样。姥姥家的老房子也是这样的,青砖青瓦木棂窗。姥姥过去是有钱人家。大概是有钱人的房子都是这样的。过去的老房子盖的很都很讲究,有种很拙朴很和谐的建筑上美。可是解放以后盖的房子就很难找到这种朴素和谐的美了。 是因为老辈子的人更有些艺术追求?这次回去还注意看了下奶奶家的旧房子。窗棂下的房基的青石块都是整齐的两尺长一尺高,每块青石块之间的缝隙连两分钱的硬币都塞不进去,在古代全是手工凿出来的。这样的青石块,这样雕凿的功夫,今天是不可能有的。



 

蓬莱阁里基本是道教文化。八仙也是属于道教的。仙与神不同。仙是凡人修炼而成的,神是天生的,是个人奋斗与世袭的区别。
弥陀寺是这里唯一的一个佛教寺院,规模很小。天后宫里供着海神娘娘。这些年有人考证海神娘娘就是南方人称的"妈祖"。蓬莱阁的天后宫是北方规模最大的妈祖庙。对此,我有些疑惑。据说每年的正月十六是海神娘娘的生日。我们的家乡有赶庙会,吃鱼饺送鱼灯的传统。可是妈祖的生日却是在五月。这是明显的不同。在我们家的小渔村还是更信龙王。爸出海的那些年每年正月十六都要上海给龙王爷送灯,还要磕几个头。龙王宫里供着的是东海龙王敖广,据说他是四海龙王中最厉害的一个,是因为只有他手里有火种,而龙都是怕火的。


 

)


 

走到后来也没有看到当年的仙人洞,仙人桥。不记得仙人洞是具体在哪个地方了,只记得在一个湿乎乎,潮潞潞的地方,一个洞穴锁着门,说这是仙人洞。传说它和几十里地之外的龙山洞是通着的,显然是瞎说。大概是这些年,蓬莱阁的旅游发展,更注重它作为古代园林的文化意义,而摒弃了人编造出来的景观。


 

走到后门,出去,就是海边了。这是一片我最喜欢的海,在悬崖下边,有很多礁石,长着海菜,小螃蟹,是可以赶海的地方,远望着长山岛。但也是一个很悲伤的故事。在高中鬼混的年代,我们经常半夜到这片海边来。一大片海滩都是比拳头还大的鹅卵石,是蓬莱十大景之一,称"万斛珠玑"。我们知道的一个秘密是这些鹅卵石都是火石。捡一块扔出去,噼里啪啦的一串火线就像一条火龙仓皇逃窜。我们相约不给人知道这个秘密,这样这片鹅卵石就一直就会在。可是,现在,已经没了。那么大的一大滩鹅卵石,都没了。我们的秘密也没有秘密的意义了。后来有一个白天,看到一个提着兜子的人,走走捡捡,捡大的鹅卵石带走。原来,万斛珠玑是这样没有的。


 

走了两圈之后,开始有了喧闹的声音。兜售香火的,导游的,游客的,马上让我意识到原来这还是个给人观光旅游的地方。感谢我是个地头蛇,让我有这么宁静的一个早晨独享蓬莱阁。


 


 

1 蓬莱阁记

蓬莱阁记[宋]朱处约

  世传蓬莱、方丈、瀛洲在海之中,皆神仙所居,人莫能及其处。其言恍惚诡异,多出方士之说,难于取信。而登州所居之邑曰蓬莱,岂非秦汉之君东游以追其迹,意神仙果可求也,蓬莱不得见,而空名其邑曰蓬莱?使后传以为惑。

  据方士三山之说,大抵草木鸟兽神怪之名,又言仙者宫室伟大,气序和平之状,餐其草木,则可以长生不死。长往之士,莫不欲到其境而脱于无何有之乡。际海而望,翕然注想物外,不惑其说者有矣。

  嘉佑辛丑,治邦逾年,而岁事不愆,风雨时若,春蓄秋获,五谷登成,民皆安堵。因思海德润泽为大,而神之有祠俾,遂新其庙,即其旧以构此阁,将为州人游览之所。层崖千仞,重溟万里,浮波涌金,扶桑日出,霁河横银,阴灵生月,烟浮雾横,碧山远列,沙浑潮落,白鹭交舞,游鱼浮上,钓歌和应。仰而望之,身企鹏翔,俯而瞰之,足蹑鳌背,听览之间,恍不知神仙之蓬莱也,乃人世之蓬莱也。

  上德远被,恩涵如春,恍若致俗于仁寿之域,此治世之蓬莱也。后因名其阁曰蓬莱,盖志一时之事,意不知神仙之蓬莱也。

2 蓬莱一中的校歌前段:


 

诞生于共和国元年,

坐落在登州紫荆山,

渤海浪涛声响耳畔,

仙山蓬莱阁屹立身边,

这就是我们的母校,

蓬莱一中校园。